一、确认入学年龄及类型
1.年龄要求
公办小学:需年满6周岁2个月(即2018年6月30日前出生)。
民办小学:需年满6周岁(即2018年8月31日前出生)。
2.户籍类型
本地户籍生:需具有郑州市区常住户口,且随父母在中原区实际居住。
随迁子女:父母一方需持有中原区居住证,并提供相关务工或经商证明。
二、准备入学材料
根据户籍类型,需提前备齐以下材料:
1.本地户籍生
户口簿(首页、父母页、儿童页);
父母身份证;
房屋所有权证或购房合同(若房产在老人名下,需提供老人房产证及亲属关系证明)。
2.随迁子女
中原区居住证(父母一方);
父母一方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;
户口簿(首页、父母页、儿童页);
父母身份证。
3.特殊情况补充材料
拆迁户:提供拆迁协议、租房合同及原户籍地村委会证明。
集体户口或租户:需提供无房证明(房管局开具)、租房合同及实际居住证明(如水电气缴费单)。
三、报名流程及时间安排
1.线上报名
预计2025年8月初开放线上报名,需通过郑州市义务教育招生系统提交材料,成功后无需现场报名。
注意:线上报名系统会与房产、户籍等数据联网核查,确保信息一致性。
2.现场报名
未通过线上报名或未参与的家长,需于2025年8月下旬携带材料到指定地点报名:
本地户籍生:到划片学校报名;
随迁子女:到中原区教育局指定的8个报名点(如育红小学、建设路第三小学等)登记,由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。
四、特殊注意事项
1.户籍迁入截止时间
若需迁入户籍,建议在2025年4月30日前完成,以免影响划片入学。
2.实际居住核查
学校可能入户核查实际居住情况,确保“三统一”(户籍、房产、居住地一致)。
3.学位预警
部分热门学校学位紧张,录取顺序为“优抚生→户籍生→购房生→随迁生”,同批次按户籍或房产时间排序。
五、心理及学习习惯准备
1.心理适应
提前带孩子参观学校,熟悉环境,减少入学焦虑。
2.习惯培养
调整作息时间,培养独立整理物品、管理时间的能力,逐步适应小学学习节奏。
六、其他资源
新增学校:2025年中原区可能新增小学,可关注教育局发布的划片范围调整。
咨询渠道:中原区教育局或现场咨询。
全国高考难度大揭秘,快来看看你的家乡属于哪种模式,在评论区聊聊你的高考经历吧~
对于选择物理、政治、生物作为高考科目的学生而言,他们可能会疑惑自己能够报考哪些专业。事实上,物政生这一组合为学生们提供了非常广泛的专业选择空间。本文将全面解析物政生可以报考的专业类别,帮助考生和家长更好地进行规划。
"要不要学医"这个话题总能激起波澜。一方面,有声音高喊:“劝人学医,天打雷劈”,仿佛预示着前路坎坷;
确定排名:高考分数出来以后,在一分一段表中查询自己的排名,比如今年620分全省排名500名(一分一段表教育考试院有公布,优志愿也有,我去年就是用的优志愿,查数据很方便)
在选科过程中常见的问题是,很多家长或考生听了很多老师的课,觉得物化生或者物化组合能报的专业很多,也不管孩子的学习情况就直接把物理、化学给选上了。结果在报志愿的时候,孩子死活不学会有物理类或者化学类专业课的专业,相当于把孩子总成绩拉下来了,最后又没有报考理工类专业,得不偿失。
对于即将面临高考选择的浙江文科生而言,选择一所合适的大学是至关重要的。浙江省内拥有众多优秀的高等学府,涵盖了综合类、师范类、财经传媒类等多个领域,为文科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。本文将详细介绍浙江文科生可以报考的一些主要大学,帮助考生和家长全面了解各校特色与优势。
在新高考下一定要注意,同一批次,投档机会只有一次!只有一次!
只有在读大专才能报考。大一报班、大二学习、大三参加考试。统考,一般3门科目,难度大。